據(jù)傳2500年前,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說法,結(jié)果大家等了半天他卻一言不發(fā),只是一直拿著一朵花,在手里緩緩地拈動。 臺下一眾弟子,搞不懂世尊此舉是何用意。結(jié)果只有他的大弟子迦葉尊者,展顏一笑,領(lǐng)會了佛的心意。 于是世尊便說:“我有正眼法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不立文字,微妙法門,付與摩訶迦葉。”這就是佛教史中很有名的“拈花一笑”的典故。 宋代釋如珙寫下《頌古四十五首其一》世尊拈花,迦葉微笑。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。 所謂正眼,即正五眼,或五眼正。而所謂正眼法藏,亦即為五眼正而萬法藏焉。 佛教中有五眼,即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與佛眼。所謂正眼,即正五眼,或五眼正。所以心有智慧,性格剛毅,眼中有公平以及遵守規(guī)則方為公正、正義。而“魚”在古人的眼中近“利”,所謂“授人以魚”,就是給予利益、好處。所以,為人正義,目光公正才能擁有更大利益和福報,本質(zhì)上是給予人向善的力量! 但寫本書的心愿并不是僅僅借用一下佛教術(shù)語。 講故事的核心主要是人,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,那些讓你感動,給你溫暖,予你力量的人! 因此,故事里有四個人,雖然是虛構(gòu)的,也許也很平凡,但我希望把故事講得足夠精彩!